我們只能做到自己相信的事。

我們只會對覺得能夠辦到的事採取行動。從小到大我們都有打羽毛球的經驗,當球要落在我們碰不到的地方時,我們會判斷自己如果跑起來,是否能夠救到那顆球?如果覺得可以,我們就會開始衝刺。但如果相差甚遠,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能夠碰到那顆球,自然就不會做太多努力,任由羽毛球落下。

 

這樣的概念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層面上。我從國小開始就不愛讀書,因為對我來說要耗費很多的力氣,還不見得可以及格。因此可以說在很早的時候,我就全面放棄學習這件事。因為自己沒在唸書,與學校教學進度逐漸落後,對於跟上進度又望塵莫及,因此我就越來越不相信自己是能夠把書唸好的人,所以也不會想要努力跟上進度。

 

可是一但內在開始相信能夠達成某些事,彷彿啟動了煉金術一樣,開始扭轉乾坤。說來巧妙,這一切的開頭就在我剛上高中的時候發生。高中數學老師為了衡量班上的程度在哪,在第一次上課就隨堂小考。當時我憑著印象隨便寫寫之後便趴下休息,老師看到我在休息還酸我程度一定不好。後來我隨便寫寫的考券竟然拿了滿分,老師也拉下臉說難怪有本錢休息睡覺。

 

從小到大第一次拿滿分的我,開始相信在這個班上,我的程度或許不是最差的。後來有點信心,開始主動學習。主動學習開始有了心得,小信心變成大信心。我投入了許多的時間把之前落後的進度都補了回來,因為我相信我似乎可以不太一樣。

 

也許沒有以前的累積,就沒有隨堂考試滿分的事件發生。但真正要說,這一切都源自於當下的信心,才有後續的發展。

 

一切的付出、練習,除了讓我們越來越熟練某件事之外,或許最重要的,就是讓我們逐漸相信自己其實可以辦得到。

 

或許那些還沒有達成自己目標的人,只缺了一個自我的相信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