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引力法則教導大家如何顯化;要先想像自己已經擁有要的東西,然後等待時機接收。
然而很多人會自動忽略行動這個環節。因為行動是最累人的,而坐在原地持續的許願發想,一來不費力,二來又能夠產生多巴胺,讓自己感受良好。
看待事物的想法成為信念,而信念成為你行動的種子,最後這個種子讓你採取你想成為誰的有效行動。
如果我今天是個年薪百萬的創業家,我不會過度的玩樂,而是會把心力放在各種創造價值的事物上。也不會用打工的心態用時間換金錢,而是創造價值讓每單位的金錢受入變大。
創造的迴路少不了行動。我們相信了想要創造的東西,然後也在感受當中體驗了擁有它的感覺,但唯獨少了行動,那這股創造能量就不完整,不會往前,最後就停在原地。
抱持著信念然後投入實踐它的行動當中,宇宙會給你每個階段的浮木,讓你可以用屬於你當前恰當的方式過河達陣。
行動的部分也可以這樣去看待;你的想法與感覺,讓你在自己的內在,成為了你想成為的人,而實際像你想成為的那個人,那樣去行動,你就在這個物質界成為了那樣子的人。
像豐盛的人一般思考、感覺、談話、行動。儘管你可能還沒成為那樣子的人,但這樣就是逐漸向那樣子的能量靠攏。模仿是有力量的。
我們的行動或許是充滿掙扎的,但也可以是簡單愉快的,只要辨認出什麼是對於我們當前目標,宇宙指引我們的順流。但絕對不是永遠不行動,畢竟宇宙當中的所有事物,都在振動。
問問自己,對於你想要達成的目標,那些已經達成的人,他們會如何思考、感覺、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