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滋養就沒有顯化
一顆種子要長成大樹,需要很多的生命力去擴張自己才能達成。
而這些生命力,全部來自於土壤、陽光、水的滋養與累積,才能厚積薄發,一點一點的持續輸出。
根據宇宙的對應法則;如其在上,如其在下,在較高層次發生的事物,也能在其他層次看到一樣的規律。所以萬物生長的生命力,與向外擴張、創造力、行動力之類的陽性能量有所關聯。
滋養可以說是因為經過吸收養分、充分休息而達成的。而這相關的過程都有一種靜態的形象在其中,也可以說是陰性能量的表現。
在道家的觀點中,陰陽相生。而在生命之樹卡巴拉中,擴散的力量與形塑的力量不斷交替。陽性的能量與陰性的能量一定伴隨著規律,互相轉變。
當我們在行使創造的力量,展現自己的生產力時,如果沒有陰性的滋養,是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的。
一直消耗動能的運動員要停下來喝水休息,一直在工作的上班族也要有休假的安排。
物極必反;當我們想要達成某一個目標,不斷的往前衝去,就一定要意識到,如果只有陽性的動能,很快就會遇到瓶頸。
這時候不是一直撞牆,而是停下來休息,滋養自己。
陰可補陽,陽又轉陰,不斷的循環反覆,才能一直顯化我們要的事物。
我們之所以可以行走,是因為不斷的左右頃倒,不斷平衡兩邊的狀態,才得以往前。
如果只顧傾向一邊,我們連一步都走不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