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面對這個世界,什麼事情都想要一個肯定的結果。
想要別人給我們確定的答案;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諾;甚至自己不惜付出努力——也要讓事情往我們預想的方向前進。
那或許是因為,我們天生不喜歡不確定性。
因為不確定意味著風險,而風險就意味著超出自己的掌握,進而出錯,甚至毀滅。
不喜歡犯錯是我們人類的天性。
當風險超出我們的承受範圍,我們就會避開它。
一來可以解決面對不確定性的痛苦,二來可以避免將來自己失敗。
但有一些生命中的寶藏,就藏在這些風險的背後。
踏上風險道路的人不多;當我們冒一點險,付出與之相應的行動,得到的回報也會是超出大眾預期。
而有時我們認為的風險,其實自己有能力去承受,只是我們都小看了自己。
風險大小意味著報酬高低;而面對風險跟肌肉鍛鍊一樣,隨著承受風險的次數增加,自己也越能承擔未來更大的風險。
一遇到風險就迴避,未來的成果或許也不會太引人注目。
而什麼是承擔風險?就是想像這次失敗之後,最糟的狀況是什麼?自己還能不能站得起來?
如果風險發生但自己能夠站得起來,那換句話說,等於沒什麼好失去的;還能得到寶貴的經驗,增加下一次的行動成功率。
但如果承擔自己站不起來的風險,那不叫承擔,而是賭博。
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說的:「沒有人知道明天跟意外,哪一個會先到。」
不要把風險看得太可怕。我們甚至活著,就是一種風險。
承擔一定的風險往前邁進,那風景一定與眾不同。